7月24日,据凤凰网的《凰家看台》栏目介绍,比亚迪赞助国足计划没有中止,但确实受了影响。

此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比亚迪获得中国足协中国之队官方合作伙伴(汽车类)权益招商项目。相关消息称,比亚迪接下来5年,每年为中国之队提供约1500万人民币的赞助,总价合计7500万人民币左右。随即“抵制国足赞助商”的流量愈演愈烈。
7月22日,董路发微博称:“这种舆情之下,据悉双方已经暂停了合作计划。我们本可以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来支持青训,支持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但这次人为制造的所谓‘抵制’国足的闹剧,让比亚迪成为了受害者,让中国足球成为了受害者!”
据《凰家看台》了解, 双方合作计划并没有中止,但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报道还表示:比亚迪的赞助对象其实不只是国足,而是包含男女足各年龄段国家队、青训培养在内的整个中国之队, 把这笔赞助简化为“赞助国足”实乃故意集中火力。也可以想象,这种负面舆论不仅困扰了中国足协和比亚迪,还有损中国之队其它赞助商。
该媒体认为:在国字号球队成绩陷入低谷之际,在舆情如履薄冰的当下,所有愿意赞助中国足球或一直赞助中国足球的企业,不仅没有功利地、俗气地划清界限,反而有勇气地展现了他们的社会担当。当然,伴随勇气的往往也有远见、智慧。
包括中国平安、蒙牛、华润怡宝、比亚迪、支付宝等在内的品牌,或许他们都不是非赞助中国足球不可,在当下赞助中国足球几乎相当于公益行为,免不了有家国情怀在其中。但我们相信这一切的策略首先基于他们对中国足球有清晰的、透彻的认知:
其一,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世上最通用的主流语言之一,是展现国家和民族形象的必要途径,以中国现在的国际地位,已不可能放任足球项目沉沦,在这个领域里当鸵鸟。
其二,国家队的成绩固然糟糕,但国家队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也无法跟这个社会进行逻辑上的切割。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换了多少种方式、多少届领导、多少个教练、多少批球员,成绩依然不好,就已经说明它是个系统性、土壤性问题。反过来说,这么多年成绩这么糟,依然一到比赛还有那么多人关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社会价值。
其三,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此过程中,足球扮演很核心的角色,绕不开。中国足球可以批评可以讽刺,另一方面它也需要支援和建设。
最后,该媒体表示:网友对国足怒其不争的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你为这个国家一些领域的成就感到骄傲,为一些领域的挫败感到羞耻,很正常,你甚至可以进一步跟糟糕的东西划清界限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没问题,但着实不能当“抵制国足赞助商”这样的破坏者,否则真是传说中的“别有用心”了。